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报道组首站挺进天山

天山公路,又称独库公路,北起新疆“石油城”独山子,南至龟兹古国库车,全长562.75公里,是横贯在天山中段的交通大动脉,一条英雄之路。

1974年4月,军委工程兵第四工区从湖北宜昌移防新疆,担负天山公路施工任务,投入兵力13000人。1983年9月,天山公路建成通车。十年间,筑路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纵穿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越四座冰达坂,跨过五条主河流,打风钻挖隧道,爬峭壁架桥梁,建涵洞铺路面,修筑防雪走廊,靠一锹一镐、用血肉之躯矗立起中国公路史上的精神丰碑。这13000名筑路英雄,有800余人来自淮安;800余名淮安籍筑路英雄,有四人壮烈牺牲,长眠在尼勒克乔尔玛烈士陵园,数十年来守望着天山。

英雄,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天山,是淮安籍筑路老兵报国洒热血、铸就“天山精神”的土壤。4月20日傍晚6点,由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安区委区政府、淮安报业传媒集团选派精兵强将组成的“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报道组首批成员,擎起出征大旗,正式从淮安启程,奔赴采访报道的第一站、“天山精神”的重要源头——乔尔玛。

日夜兼程 向尼勒克进发

天山筑路十年,有2000多名官兵负伤致残。天路筑梦十年,168名筑路官兵为此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乔尔玛烈士陵园是他们永久的“家”。为他们守护“家园”的,是他们的战友——筑路老兵陈俊贵。

追寻跨越时空的记忆,向世人呈现800余名淮安籍筑路老兵的光辉岁月,作为天山公路修筑亲历者的陈俊贵,是此次新闻行动需要采访的关联人之一。与陈俊贵取得联系,成为当务之急。

得知新闻行动报道组即将出征新疆,淮安市援疆干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发改委副主任徐洪云迅速帮忙“穿针引线”,找到常州武进市援疆干部、尼勒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承文明,问题很快迎刃而解。正准备从尼勒克家中返回乔尔玛烈士陵园的陈俊贵,听说了报道组新疆之行的目的后,当即在电话中回复报道组:“我在尼勒克等你们!”

带着这一约定,4月20日晚上11点10分,报道组从淮安机场飞抵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次日从地窝堡机场飞抵伊宁机场,再从伊宁市驱车国道218线,于当天下午5点10分赶到尼勒克县城,随即与承文明一道登门拜访,见到了为168名烈士守墓34年的陈俊贵,和他的老伴孙丽琴。

至此时,从淮安到尼勒克,报道组所跨越的陆地距离超过4000公里。报道组的到来,让两位老人欣喜不已。今年已59岁的陈俊贵激动地说:“你们从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淮安,长途跋涉到这里来采访筑路老兵的功绩,同样令人敬佩。明天一早,天上就是下刀子,我也带你们一起到乔尔玛烈士陵园去,祭奠陵园里的四位淮安籍烈士,他们泉下有知,一定能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一直挂念着他们。”

致敬英雄 雨雪无阻走天路

4月22日早上7点,天启微明,寒意阵阵。下了一夜的雨,仍在继续。从尼勒克县城到乔尔玛烈士陵园,路程约180公里。

陈俊贵、孙丽琴二老当向导,同车前往。从县城上218国道,道路湿滑,坑坑洼洼,车速缓慢,两小时后转入315省道,路况渐佳。约摸过了十分钟,复入石子路段,车行其间,人好比米筛上跳跃的黄豆,左右摇摆,上下颠簸,身不由己。

10点30分,雨渐密,伴着雪花。路的远方,一座纪念碑高耸入云。路,是天山脚下的路,两侧高山连绵、白雪皑皑,一排排雪里云杉苍翠挺拔;碑,是乔尔玛烈士纪念碑,碑下墓冢整齐肃穆,像战士在列队布阵。乔尔玛烈士陵园,到了。紧挨陵园的,是乔尔玛烈士纪念馆。

入馆,陈俊贵一边打开话匣,一边引导报道组走到一面刻有168名烈士姓名、牺牲年月等内容的英烈墙前,找寻修筑天山公路牺牲的四位淮安籍烈士的姓名:

张金龙,七师二十团92分队战士,江苏涟水县人,1978年1月入伍,1977年4月入团。1979年5月17日,在修筑独库公路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被水淹牺牲,时年19岁。

王克友,十二支队一一三团三营七连副班长,江苏淮安县人,1970年1月入伍,1972年1月入党。1975年6月20日,在施工现场牺牲,时年23岁。

艾少平,十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员,江苏淮安县人,1970年1月入伍,1973年5月入党。1980年9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时年28岁。

周文飞,十二支队后勤部汽教连教员,江苏淮安县人,1970年1月入伍,1971年7月入党。1976年12月13日,执行任务时牺牲,时年23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