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甘做学生筑梦的铺路石

■ 盱教宣

王希明,维桥小学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1995年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扎根农村教育二十余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严谨求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引领学生,甘做学生筑梦铺路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朋友、好“父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用自己的爱心义举诠释了“爱与奉献”的师德灵魂。

不忘初心写青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当王希明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受经济大潮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导致部分教师干劲不足,这一现象无疑也影响着王希明等刚刚毕业的一群年轻教师。他回望当年义无反顾选择了师范专业,是很多优秀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他认定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勇敢地走下去。既然选择了做一名老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如果都不去奉献,家乡的孩子如何能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坚定信念,全身心扑在教学上。

从教二十多年来,王希明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家人在背后的默默付出,然而繁忙的工作却让他常常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他常为此愧疚。2015年12月的一天,王希明因准备赛课在学校加班至近十点才回家。打开家门,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了,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竟然不认识自己了,跟早晨出门前看到的老人判若两人,他努力和父亲沟通,从老人间歇的清醒意识中得知,独自一人在家的老父亲视觉、听觉、语言、思维能力在一天之内已下降到可怕的程度。这位曾经生龙活虎的毛主席的好战士,在三十多年前失去了妻子,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王希明姐弟仨拉扯大,该到享清福的年龄,老人仍要坚持发挥余热。想到父亲的艰难过往,再看看眼前的这位“陌生”老人,父亲那满是裂口的双手、浑浊的双眼、无助的眼神、虚弱的身体像一把把利剑扎着他的心。他强忍眼中的泪水连夜把老父亲送到医院,经诊断,老人得了重度脑梗。此后的一段时间,他常奔波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直至父亲的身体出现好转。

春风化雨沁心田

工作以来,王希明做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身份,班级里一些“特殊”的学生常走进他的视野。1999届六(2)班小宇同学是个出了名的后进生,平时比较调皮,属于班级的不安定因素。王希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对小宇家进行了一次家访,家访的结果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原来志宇的爸爸在外地监狱服刑,母亲已离家出走多年,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志宇是个特殊的留守儿童。奶奶年事已高,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亲戚接济,最艰难的时候,小志宇甚至和奶奶到菜场捡摊主处理的菜叶。小志宇的不幸经历引发了他深深地思考,决定对小志宇进行帮扶。他带头捐钱捐物,并号召师生献爱心。他发现小志宇在班级里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于是让他担任班级副班长,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自担任了副班长,志宇就像脱胎换骨一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绩也提升很快。若干年后,小宇同学如愿考上了淮阴师范学院,上大学前一天他回到母校,满含深情地对王希明说:“王老师,我衷心地谢谢您,是您给了我进步的信心,您就像我的爸爸!”

王希明把学生视若自己的孩子,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不仅是物质帮扶,还常给他们带去心灵的慰藉。2007届六(4)班小峰同学是个很内向的孩子,有一阶段小峰家庭作业经常不做,成绩也急转直下。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峰的父亲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要做两次透析,小峰的母亲因文化水平低,只能靠打一些零工来补贴家用,小峰家生活较为困难。因缺少家人的关爱与督促,小峰的学习退步较大。于是王希明利用课间或家访和小峰进行沟通,帮助他消除内心的自卑,让阳光照进他幼小的心灵。他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峰进行辅导,同时号召师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对小峰家进行物质帮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小峰成绩有了起色。小峰父亲赶到学校,找到王希明,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不出来话来。王希明对小峰的资助,一直持续到他大专毕业。

二十多年来,王希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用自己的爱心义举诠释了“爱与奉献”的师德灵魂。他先后获县“十佳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县“首席教师”、县“骨干教师”等称号,撰写的大量新闻稿件被《中国网》《搜狐网》《江苏教育新闻网》《扬子晚报》等主流媒体录用或转载。

望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筑梦未来,他仍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初心,甘做那坚实的铺路石

爱,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