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俊海 袁孝春
本报讯 近年来,盱眙县坚持富民优先,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以实施“虾稻共生”综合种养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强化农业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到13.9万亩,其中1万亩以上的有4个乡镇、5000亩以上的有7个乡镇;在提升盱眙龙虾品牌价值的同时,推出盱眙龙虾米等,带动水稻种植效益增加,亩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比单纯种植稻麦增收2000元。
强化技术支撑。县农委多次组织种养大户、农机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种子经销商以及专家教授等召开座谈会,就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水稻品种选择、品牌打造、策划包装、生产加工、电商物流、智能农业等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邀请省农科院、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长期驻地提供指导服务,培养了一大批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为“虾稻共生”推广提供技术保障。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县虾稻综合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专家教授与农民面对面零距离互动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强化品牌升级。2009年“盱眙龙虾”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以来,盱眙县不断延伸内涵,推动品牌规模化,将龙虾产业拓展到以龙虾酱、龙虾旅游纪念品制作等为主的加工业,以调料、龙虾运输为主的物流业,以龙虾垂钓、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业,以龙虾影视拍摄、动漫创作、主题公园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与知名电商平台和企业合作,组建以盱眙龙虾为主要交易对象的江苏农产品交易市场,2016年仅通过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三大平台就完成网络销售近1亿元。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专门成立“虾稻共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县农委牵头,设龙虾养殖技术指导和标准化制定组、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和标准化制定组、盱眙龙虾米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策划组、“虾稻共生”专家组等,为全县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