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杨居春

  日前,记者了解到,我市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模式和方法创新,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近三年,我市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2015、2016连续两年在全省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地级城市前列;2016年度,省政府对市政府食品安全考核中我市首次获得第一名。

  突出统一领导

  充分发挥食安委作用

  制定全市食品安全年度工作计划,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全市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先后出台《淮安市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建设方案》、《关于贯彻<江苏省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2月,我市向国务院食安办递交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申请,成为全省第三家、苏北首家申报创建城市。全市所有县区均参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走在了全省前列。6月底,淮安作为唯一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应邀参加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并且成为现场人气最旺的场馆之一。先后组织教育、城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排查隐患,保障广大师生饮食消费安全;组织工商、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创新机制方式

  严防严管严控风险

  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信息化支撑系统、制度机制支撑系统、检验检测支撑系统、透明执法支撑系统、应急响应支撑系统等“五大支撑系统”,形成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新体系。以信息化支撑系统为核心,开发了供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使用的“三类终端”,构建“透明安全餐饮”“透明放心菜市场”“透明合格食品生产”“透明流通食品”等四大平台,建设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地理信息、食品信息、食品流向、检验票证资料等“五个数据子库”。通过透明共治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治理 “六全六可”,即全链条数据可贯通、全业态可覆盖、全流程可透明、全社会可参与、全过程可监督、全方位可评价,做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据悉,透明共治体系自2016年4月份运行以来,“透明安全餐饮”,已接入餐饮单位8502户;“透明放心菜市场”, 已建成透明放心菜市场147家、覆盖经营户7147户;“透明食品流通”,覆盖全市18819户食品经营企业。“透明合格食品生产”,已经覆盖全市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透明共治体系的实施,引发了食品安全的“蝶变效应”。2016年,全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2%;蔬菜入市前合格率由92.1%提升至99.6%,农残检测抑制率由46.2%下降到21.3%,位居全国前列;食品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第三方抽样调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

  夯实基层基础

  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我市建立全国首家“舌尖110”,具有集中受理交办、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流处置、快速应急响应、网上督查督办、数据应用分析等“六大功能”。今年1-6月份,市“舌尖110”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541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6%,同时诉转案率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我市还率先构建“3S”透明规范执法机制,即 “双清单”责任落实机制、“双核查”工作推进机制和“双随机”市县联动执法机制,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全程电子留痕、全方位监督食品安全执法。其次,在每个县(区)选择10名监管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经过市法制办考核合格后,发放执法范围为全市的执法证,形成一支相对固定、专业的执法队伍。通过异地执法、交叉执法、双随机执法等方式,充分发挥这支骨干队伍作用。今年初,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春雷”行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98家,下达当场处罚决定书183份,并全部交办督查到位。今年1-6月份,全市共查办食品药品案件358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13件,其中“非法进口销售巴西牛肚案”被列为省级食品药品大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