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历史很有地位 当代更有作为

 

  ■记者 何渊

  昨日上午,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属性、价值及保护”为主题作了专题授课。

  淮安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等运河遗迹遗存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中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

  张廷皓告诉记者,淮安清口枢纽是京杭运河与黄河、淮河的交汇点,素有漕运咽喉之称。为防止黄河对运河的干扰,明清两朝在此用力最多,修筑的水运水利工程也最多,治黄、导淮、济运、通漕、减灾等一系列关键工程设施有机地构成了淮安运口复杂的枢纽工程。

  张廷皓说,洪泽湖大堤全长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水上长城”。“没有洪泽湖大堤的蓄水刷黄,黄河淤积速度会更快,影响运河通畅。洪泽湖大堤为保卫淮扬地区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廷皓说。

  后申遗时代,淮安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张廷皓建议淮安进一步夯实基础性工作。他告诉记者,大运河申遗之前,全国的研究论文数量从年均的50篇左右,最巅峰期增加到每年近500篇。伴随着申遗成功,论文数量有所回落。

  “大运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文化、水利等诸多部门,也涉及很多的学科专业。传承保护好大运河,单靠一个部门、一个专业很难胜任。必须形成工作合力,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张廷皓说。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淮安如何定位?

  张廷皓表示,历史上的淮安很有地位,未来淮安应该有更大作为历史上,淮安是全国的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黄淮运河治理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历史上的地位很高,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责任就更大。”张廷皓说,淮安要加强顶层设计,以高站位、高定位、高标准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他举例说,比如大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通道,这对生态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