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洪泽湖畔满芳菲

 

  千年历史传承,人文积淀丰厚。洪泽,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沃野无垠,满目醉人绿色,散发丰收喜悦。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现代农业正在这里争奇斗艳,科技食品快速集聚,电商物流纷至沓来……

  这就是正在崛起的淮安市食品科技产业园。

  高瞻远瞩 描绘洪泽新天地

  2014年初,洪泽区委领导在厦门参加市食品产业招商时,初步提出了建设食品产业园的概念,后经过多轮调研,决定建设一个食品科技产业园。

  问题是,食品科技产业园建在哪里才最合适?洪泽城区紧靠淮安市,洪泽的发展重心都希望靠市区,所以洪泽区的经济开发区在北边,大部分人口也在城区北部。按理说,要想园区发展好,也应该安排在靠近淮安市的洪泽城区的北边。但是洪泽区领导经过多轮探讨研究,做出“将食品科技产业园放在洪泽北部片区”的决定,这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背后恰恰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决策团队的高瞻远瞩。第一,洪泽区的南部片区则相对较弱,园区的发展有望带动一个镇乃至南部片区的发展;第二,食品科技产业园所在的老三河镇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可为食品产业提供优质原料;第三,洪泽区南部片区生态保护较好,满足了食品产业绿色、生态、健康的环境条件;第四,三河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三河西临洪泽湖,南临入江水道,离白马湖和高速道路较近,长深高速也从三河镇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优势使园区更容易接受南京大都市的辐射;第五,三河镇境内有大量的油田闲置资产,园区的落地有利于推动油田闲置资产的收购、盘活和利用。

  创新引领 突破园区发展瓶颈

  万事开头难。园区刚起步的时候,没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办公场所,只有3位临时抽调人员,大部分工作也都由相关部门代办,项目协调困难,经费也都得不到保障。

  这些困难没有阻滞食品科技产业园前进的脚步。区委常委、食品科技产业园主任余刚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外出调研学习,提出并实施了“四大创新”。一是创新组织模式,采取混编制(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企业人员),通过挂职、考录、招聘等方式,先后吸引30名人员进入园区工作,解决了园区用人之需;构建一办四处(办公室、规划建设处、招商服务处、财务审计处、社会事业处)的组织架构,开展人员定岗定责,确保园区高效规范有序运行,同时设计成立了五大条线的工作机制,横纵并举,确保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二是创新资金渠道,食品科技产业园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资金需求量较大,仅靠财政资金难以维持。适逢国家出台鼓励社会资本通过采取PPP模式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园区迅速确立了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发展模式,先后入园2个省级PPP项目,累计吸引社会资本16.4亿元,实现银行融资5.9亿元,彻底了解决了园区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创新科产融合方式,在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园区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为此,园区一班人提出了“政府搭台、院所研发、社会运作”的科产融合发展思路,即与食品或现代农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入驻园区后,由政府负责基础配套建设,社会资本方负责后期转化推广。目前江苏省农科院洪泽综合示范基地、东南大学农业溯源系统研发基地,南农大功能性菊花系列产品研发基地等已入驻。四是创新运营模式。园区的建设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其最关键之处在于运营。早在建设之初,园区就考虑过投入与收益的关系,强调以市场的眼光打造园区,将资金投入到必须领域和具有潜力的项目中。那么园区如何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园区?答案无疑是良好的总体规划、发展思路与服务态度。为此,园区在规划、思路、服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时注重运用现代金融思维建设园区,设立产业园发展基金,并聘请专业基金公司参与基金管理和运行,有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年多来,园区累计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就达8107万元;另外,在热电联产、皇信食品、和其正生物、东皇影业等园区洽谈的项目中,大家经过多轮考察、论证、谈判,决定按照不同的比例,通过基金直接入股到这些项目中,待项目投产达效后,既可以获得税收,还可以获得股权分红,更能增强招商企业的投资信心。

  务实苦干 奠定跨越基础

  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工程量之大、推进难度之大,远远超出了预期想象。繁重的工作并没有击垮园区的工作人员,反而是激起了大家奋斗的决心。

  为了更快更好的做好园区建设,园区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人员坚持吃住在园区,每天奋斗在工作一线,齐心协力,确保园区快速有序推进。一是全力抓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项目的规划、招标、建设等每一个环节中都严格把关、现场帮办,确保项目高效推进。目前,园区一期9条共计18公里主干道路完成路基修筑,四横五纵道路框架基本成型;八里居委会495户拆迁工作已完成;食品产业社区(安置小区)部分主体已完成,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开工,热电联产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热源点规划批复,燃气站已基本完成建设,综合配套逐步健全。二是全力抓好油田资产收购改造。为进一步盘活油田闲置资产,使其成为园区发展的有力支撑,区委常委、食品科技产业园主任余刚协同区委主要领导,多次赴扬州市省石油勘探局总部洽谈磋商,于2015年11月份完成收购,并通过挂牌等运作,价值从收购时的3375万元提升到摘牌时的3.097亿元。目前正按照“修旧如旧、内涵提升、有机更新”的原则,高品质的开展内部改造,综合服务楼、文体中心、户外体育场、招待所已投入使用;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和美食广场已完成改造;洪泽湖农业博览园已经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东皇影视基地、精品酒店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集办公、休闲、美食、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初见端倪,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尤其是《北京爱情故事2—北爱之城》摄制组的入驻和开拍仪式在洪泽的成功举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赞誉。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二期300多亩的油田物探基地已胜利完成签约收购,正着手规划设计。三是全力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2015年下半年,市委书记姚晓东来园区视察时,就明确提出产业园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园区一班人牢记市委书记姚晓东的叮咛,高度重视园区的招商工作,坚持做到“用感情招项目,用服务留项目”,尽力让客商感受到园区工作人员的真诚,深刻感受到园区发展理念的创新性和专业化;另外,他们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比如,针对和其正轻资产的发展思路,他们在厂房建设上给予支持;对于皇信食品,他们在过渡资金上给予支持,等等。

  截止目前,园区先后招引共签约项目15个,累计投资额达6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2个,为国际二甲医院、东皇影视;5-10亿元的项目2个,为热电联产项目、轻质饮料;1-5亿元项目7个,为皇信食品、澳吉尔生态园、华润电力屋顶分布式太阳能电网、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洪泽校区、和其正(江苏)生物等项目,2016年完成外资到账1000万美元,预计2017年完成外资5000万美元。

  园镇融合 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

  园区不仅需要自身发展,更要带动三河镇等周边镇区的发展。

  为此,园区班子着重提出了“园镇融合、产城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园镇一体化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一是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园区根据区委打造南部片区的要求,以自身发展为引擎,努力促进三河镇“一稻一麦”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一二三联动发展的格局,努力打造淮安生态旅游的延伸区、都市农业的示范区、专业化食品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化样板区。二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高品质建设食品产业社区,让群众享受城市小区般的优质生活;加快老镇区改造,做美做特主街道;启动南部片区路网建设,提升区域交通优势;三是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周边农户围绕园区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更多收入的岗位就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和高层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因地制宜、因人定策,灵活开展个性化扶贫工作,积极帮助周边百姓脱贫致富。对于园区所在的八里居委会,积极推动他们转型发展,成立物业服务公司,不仅为园区提供必要的服务,还促进了集体经济增收。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园区所有工作人员与八里居委会贫困户结对,定期上门看望,发放慰问金近1万元;对于贫困户陈加权,园区年青同志结对帮扶其孙女的学业。

  时光如梭,食品科技产业园已逐渐成长为令洪泽百姓人人瞩目的兴业热土。食品科技产业园也成了洪泽区党代会、全委会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频次最高的词汇,并在2016年洪泽区科学跨越发展考核中,荣获“优秀服务部门”“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集体”“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及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发展的广阔路途已经开拓,食品科技产业园将瞄准更远目标、更高定位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继续夯实基础,扬帆远航,全力冲击国家农业高新区。

  ■通讯员 高 明 刘星彤

  记 者 马 杰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