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让百姓日常跑步

 

  □ 苑广阔

  4月15日,全国范围内之所以有多达40场的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跑,一是因为当天正是周末双休日,有利于报名参赛者安排自己的参赛时间;二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正值春光明媚的季节,气候、温度都很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实际上,不只是今年,从2015年起,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就呈现出逐年翻番的态势。

  从马拉松爱好者的角度来说,马拉松赛事的增多,当然是件好事,可以让参赛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国范围内之所以能够一年举办上千场马拉松赛事,一个周末就有40场赛事,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喜欢跑步的群体在不断扩大,跑步人口的基数在不断的增加。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马拉松赛事更加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这背后预示着百姓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意味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影响着着“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即便全国每年有上千场马拉松赛事在举办,吸引了上千万人次参加,但满足的仍旧是全国所有跑步爱好者中极少的一部分人的跑步需要。而即便这上千万马拉松跑者,也并非天天都在跑马拉松,一年当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把跑步当做一种日常化运动,让跑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于是正如很多网友所期待的那样,既然喜欢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跑步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是每次跑步都能够享受到“马拉松待遇”就好了。所谓“马拉松待遇”,自然指的是各项马拉松赛事举办时的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比如赛道的选择维护、现场秩序的维持;比如各项后勤保障工作等等。即便我们知道这样的“马拉松待遇”不可能照搬到每一个城市,满足每一个跑步爱好者的日常化需要,但是为市民日常化跑步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保障和便利,肯定是会得到欢迎的。

  具体说来,包括在城市建设更多跑步绿道;在一些跑步者必经的城市路段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置,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让跑步者人身安全得到更大保障;在一些路段安装路灯、照明设备,为晨跑、夜跑者创造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所有跑步爱好者的跑步需要,有利于倡导公众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公众身体健康素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