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村民致富领头雁

 

  ■记 者 杜勇清 姜采蓝

  通讯员 闵 婕 刘 明

  在盱眙县旧铺镇时集村,“虾稻共生”的种养模式给村民带来了“摇钱树”。村党总支书记刘建保正是这个“种树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13年来,在刘建保带领下,时集村村民从“看人赚”到“学着干”,人均年纯收入从4000元增加到14000元,甩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富裕路”。

  不过,刘建保坦言,带领村民致富的这13年,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我还是村委会主任。”刘建保回忆说,彼时,借助已连续举办多届的龙虾节,盱眙龙虾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刘建保多次动员村民,紧跟市场,搞“虾稻共生”,既不耽误种粮,又能多苦一份龙虾钱。说归说,村民怕担风险,无人响应。

  怎么办?刘建保心一横:“既然大家有顾虑,前怕‘狼’后怕‘虎’,我来当这个‘过河卒’。”2004年2月,刘建保说干就干,包了一块3.5亩的窝子田,从安徽平安、张铺购买虾苗饵料,养虾种稻两不误。四个月后,龙虾丰收,630斤龙虾刨去成本,净赚6450元。随后,刘建保全家上阵,通过土地流转,将“虾稻共生”种养规模扩大到了60亩,赚了个盆满钵满。

  看刘建保发了财,村民们眼红心痒坐不住。先是万金友,然后是陆华军、陈金高,一户接一户,陆陆续续踏上了“虾稻共生”种养产业致富路。“虾稻田离不开水,全村搞虾稻种养的人多了,用水成了难题,多亏了老刘伸援手。”万金友说。老刘有啥招?化缘。“四处跑,上下筹,七弄八弄有了500万元。”刘建保回忆说,村里用这笔“巨款”,对全村的机电站、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省级改造,水的问题迎刃而解。

  水有了,“虾稻共生”的技术跟不上。刘建保又马不停蹄,随农技站技术员一道,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联系省农业厅技术专家进行远程指导,还自费购买了50多本有关“虾稻共生”种养技术的书籍,充实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供村民们借阅学习。村民陈金高、陆华军缺启动资金,想到的还是刘建保。刘建保二话不说,跑银行,做担保。

  老刘不简单,啥事都难不倒。陆华军清楚地记得,两年前,村里已经家家户户搞“虾稻共生”种养,龙虾产量相当可观,可龙虾贩子拼命压价,导致村里的龙虾增产不增收,急得老刘满嘴泡,收拾行李就朝外跑,上南京、到常州、下广东,了解市场上龙虾销售的真实情况。得知搞合作社可以抱团与收购者议价,避免吃“哑巴亏”,刘建保火急火燎回了村,挨家挨户做工作,建起了龙虾产业合作社,全村“虾稻共生”种养面积已达4000余亩,带动农户320余户,龙虾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

  前不久,在刘建保张罗下,村里规划的龙虾交易市场与冷库已完成招标,即将启动建设,南京市和我市粮食局认可的宁淮优质生态大米基地也已在时集成功挂牌。不仅如此,小河农业、红胖胖、小自在农庄等一批企业纷纷来到时集,寻求合作。“作为村里的领头人,‘虾稻共生’这条路子,我要继续带领村民走下去,闯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刘建保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