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缪广超
今年以来,金湖县水务局紧紧围绕淮安“四大水利”建设,立足金湖“五县共建”实际,主动融入大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落实,做足“水利+”主题文章。
紧扣全域旅游——
书写“水利+旅游”文章
打造300公里金湖绿道。依托淮河入江水道及高邮湖防洪圩堤,计划建设7.8万平方米起点公园、43公里马拉松赛道、100公里自行车赛道以及43个服务驿站等设施;按照“月月有繁华、四季有美景”的要求,对道路两侧绿化、地被花卉进行景观化布局,建成银杏大道、水杉大道、榉树大道等20多种主题大道,并在道路两侧栽植30多种彩色草花。目前,建成起点公园,绿道核心区绿化工程达94%,共栽种乔木3.7万棵、地被162万平方米;核心区道路“白改黑”正在施工,计划在年底前基本完成。绿道将建成全省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充满趣味的全域旅游风景道,串联起三河湾水利风景区、荷花荡水利风景区、水上森林公园和白马湖风景区等一个个旅游景点。
推进水利风景区“增点连线”建设。在荷花荡、三河湾分别创成国家和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今年启动了三河湾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及景观文化建设工程,西入口节点已完成,其它节点工程将在年底前完成,为争创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打下基础。同时,正在编制方案,计划对荷花荡水利风景区进行水系优化。委托相关单位编制水上森林和白马湖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
推进水美乡村“拓面提质”建设。6月份,3个“水美乡镇”、11个“水美村庄”顺利通过省水利厅2014-2016年度水美乡村“回头看”考评;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水美乡村”布局和建设,启动《金湖县2018-2020年水美乡村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今年将再创4个省级“水美村庄”。
启动城区水网循环建设。今年计划完成投资约3.9亿元,实施“引水润城”、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提升一期等城区水网循环工程。截至目前,衡阳河整治、双墩圩排涝站拆建和新建河北岸堤防加固等工程已完工;三里桥河、老新建河等河道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城西河活水工程已完成前期各项工作;根据工程推进计划,大兴中心河、河道景观提升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将陆续开工;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年度建设计划。
加强全域旅游载体功能配套。水利工程向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项目倾斜,实施了三禾生态农庄、李沟坝、金绿园和三园生态农庄等项目。在全县涉河涉湖景点建设过程中,积极配套水利设施和景观设施。
紧扣水乡风情——
书写“水利+文化”文章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计划投入1000万元,启动智慧水利建设。目前,可研报告及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完成监理招标并签订合同;计划在2018年6月底前建成。
加快水情教育载体建设。金湖水利展示厅已基本建成;委托南京艺术学院策划入江水道博物馆建设方案,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开展,计划在2018年开工建设。
加快水利工程人文景观建设。三河湾水利风景区镇水铁牛、水利志、法治广场等节点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在横桥联圩兴建防汛抗洪艺术走廊,目前已委托南京尔目公司进行策划。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融入特色文化元素,推行“一河一景”计划。
紧扣理念更新——
书写“水利+生态”文章
积极实施“引智”计划。在水利风景区、城区水利工程等建设中,把握水利工程建设新动向、新理念,引入高校设计团队,提高水利工程设计的“精美度”,积极探索、引入水利工程建管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引进和应用,在城区河道治理工程中采用生态治理技术。
统筹推进工程与生态同步发展。水利工程在满足水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功能配套,备用水源地、引水润城及河道整治项目按照打造生态湿地要求,强调营造自然特征的水体环境,通过植物的层次变化给河道量身打造一件“绿衣裳”,充分体现河道的生态及自然性。
打造“河长制”样板生态河道。县、镇两级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出台,县级河长制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组建到位,境内1418条河道全部有了“河长”。全面启动“一河一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思路,积极谋划通过工程、景观等措施,将幸福港、草泽河、陈新港、大金沟、洪金北干渠、避沉沟、阮桥河打造成“一河一策”样本河道示范片,带动全县“河长制”工作向“兴河、靓河”发展。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