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王健全 黄育举
宋莹莹
通 讯 员 崔德圣
“建立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家政服务等近20个便民网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老旧无物业小区创新长效管理方式……”近日,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洪渠社区党委书记杨永华向记者介绍,洪渠社区打出社区管理“组合拳”,为社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小幸福”。
以民生改造为抓手,实现旧颜换“新貌”。“过去,洪渠社区给人的印象是‘四个一’:一条臭水沟,一条破街道,一片棚户区,一间旧房子。”杨永华介绍,近年来,社区一班人实干苦干,抓住区直部门与社区共驻共建、老城区改造等有利时机,社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洪星河的水清了,洪渠街的路平了,小杜庄居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
以长效管理为契机,疑难杂症开“良方”。无物业老旧生活大院的管理是老大难问题,2017年,洪渠社区以“帮民富民”为落脚点,通过托管资产、成立洪渠便民服务公司等方式,与古堰、水利局、供电公司等单位签订了18万元的保洁协议,建立工行大院、政法大院2个老旧无物业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吸纳辖区低保户为从业人员,7户户均增收1.2万元。老旧小区换“新颜”,低保贫困户展“笑颜”,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满满。
以服务就业为已任,牵线搭桥找“婆家”。洪渠社区积极与劳动力市场开展信息联络,建立200多份雇主雇员档案,想方设法帮助4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130人次灵活就业。居民臧金兰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小孩,生活十分困难,在社区帮助下,她参与幸福广场步行街管理工作,生活得到了保障。王进才、胡鹤芳、蒋士玉等3名失业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再就业成了大难题,经过社区与物业公司协商,干起了小区物业保洁员。此外,社区还为老弱病残等人员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医疗保健等方面优惠服务。
以幸福指数为目标,居民痛点变“痛快”。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洪渠社区为洪渠街、商业大院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对华润苏果、浔河花园等地块下水道进行疏通更换。勤俭巷是洪泽老居民区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巷道,原有路面破损严重,居民出行极为不便,居民要求重新铺设路面和下水管道,由于路面下有自来水管道无法施工,洪渠社区干部主动和邮电小区协商,将水引到相邻的邮电大院下水道里,问题得以解决。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