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持续深化区域合作 携手共同推进建设

■融媒体记者 李蓉

安徽省宿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从历史渊源来看,宿州是因淮河支流——汴河而设立的城市。千余年间,宿州一直是历代州府的治所,但汴河由于朝代更迭、自然和人为原因,大部分已淤塞消失,仅在宿州境内留下部分遗址和河道,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历史的共同记忆。

“近十年来,宿州围绕提升新汴河与淮河的联系,组织实施了4项重大工程:新汴河治理工程、新汴河景观工程、淮水北调工程和新汴河四级航道整治工程。”安徽省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吴继承介绍,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宿州市深化与周边城市交流合作,共同参与推进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宿州将以此次会商会为契机,增进互信、携手合作,全面落实国家规划和合作协议各项任务,共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吴继承说。

持续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统筹提高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调蓄能力。协调推动黄河明清故道沿线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打造跨区域生态廊道,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持续推动产业融合。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和条件,推进各市产业分工合作,共同参与打造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合作共建各类产业平台。协同推进区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培育壮大数据信息产业。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动设立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促进市场对接。加强区域商贸物流合作、海关通关协作,共同打造服务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加快促进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书画艺术、地方戏曲、体育赛事、民间艺术交流,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探索建立跨省对口医疗、教育等帮扶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开展驻点帮扶,带动强化区域社会事业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跨境河流污染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