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小燕
本报讯 淮安区积极谋划、未雨绸缪、统筹兼顾,确保全区度汛无虞。
围绕汛前作准备,确保临危不乱。该区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在区报上公示流域性涵闸、泵站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根据全区防汛形势,及时修订应急抢险预案,落实抢险人员和物资,组织人员参加应急抢险演练,确保抢险队伍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赢”,物资用而有备,备而有用。
围绕调度作准备,确保科学有序。汛期水情调度是保证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关键。该区坚持以气象预测为依托,结合天气情况,保证调度科学、准确、及时。在大用水季节,及时组织区农委、农业局、农机局、气象局、灌区管理所等单位技术人员对分片用水计划进行会商,并将各片用水计划发放到各乡镇,保证正常用水。为确保汛期人员正常调度,专门成立防汛防旱职能组织,包括综合服务组、工程建设组、水情调度组、物资调拨组、后勤保障组和治安保卫组等6个服务保障组织,确保防汛防旱工作正常开展。
围绕决策平台,确保通讯畅通。全区建立防汛指挥系统云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各地水雨情,并与省水文局平台对接,实现了对台风24小时情况的实时监控,并通过企信通平台及时向各防指成员单位责任人、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水利站发送最新资讯。同时利用已经建立的区OA平台,及时传递省、市防指指示。通过防汛指挥云平台、企信通、OA平台“三位一体”,实现了该区防汛防旱防台风信息的上传下达,无缝对接。在特殊天气,及时利用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循环播报汛情,提请部门加强防守、群众引起重视,积极开展预防自救工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