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为谱写新时代崛起江淮精彩篇章提供强劲动力

 

  2017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着力把牢方向导向、服务全市中心大局、紧贴基层群众需求,各项工作有创新、有影响、有亮点、有成效。

  学习宣传十九大 大力凝聚党心民心

  1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全面部署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宣传报道、集中宣讲等重点工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开展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创新开展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项目库和“三化三百”工程,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等,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 两聚一高当先锋”领导干部读书调研活动。抓实理论宣讲环节,精心组织省委宣讲团赴全市各地开展集中宣讲,组建市委宣讲团和“百姓名嘴”宣讲团,在全市实行定点分类分层次的精准宣讲,共开展宣讲4497场次,直接受众122.4万人次。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提升干部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制定《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要点》、《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基层党委(党组)进行学习研讨,力求学实学深。运用好中心组学习、周恩来读书节、手机党校、讲坛文化等平台,扎实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提升行动。定期开展学习观摩和创建评优活动,完善督学考学制度,开展情况通报与经验交流,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态长效。

  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创新开发“德润淮安”微信公众号,集纳各县区、单位优秀做法和有益探索,打造市县两级微信公众号矩阵,及时推送理论学习内容和本地特色信息。拓展百姓理论说唱团、乡镇半月谈等基层宣讲品牌,深化群众性理论宣讲活动,开展面向基层党员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共举办市民讲坛微课堂活动32场,我市两名选手在全省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中获奖,在全省基层理论宣讲文艺作品征集评比活动中荣获2个一等奖。创新开展基层党员冬训“六比六看”工作,受到省委督查组肯定,我市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县区获奖数量与占比均列全省首位。

  以理论研讨普及为依托,发挥“淮安智库”作用。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重点理论文章。加强社科课题规划,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联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一批重点课题研究,全年发布立项课题136项。组织社科项目申报,9个项目获省社科联立项,7个项目获经费资助,完成《淮安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研究》、《淮安地方文化史研究》2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

  2

  落实工作责任制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出台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党委(党组)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一岗双责”职责。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在我市巡察工作中首次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层层传递压力,构建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召开网信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出台《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切实维护网上意识形态安全。

  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讲座、论坛、学会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出台并实施讲座、论坛、报告会审核备案制度。完善报刊、广播、电视和各类新媒体节目采编、审稿、发稿机制。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建设,加强网上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和应对处置。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召开驻淮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推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双述双评”强化责任督查考核。组建11个督查组开展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考核,推动各地各部门细化责任清单、健全制度机制。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责评议会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党建一起纳入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责评议会县区委书记述责内容,市委书记进行现场点评,重点做到“三个讲清”,即讲清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讲清存在问题及原因、讲清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通过向上述职领导点评和向下述职群众评议相结合,有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基层落细落实。我市意识形态工作“双述双评”得到省委娄书记肯定表扬。

  3

  壮大舆论传播力 提神振气展示形象

  迎接党的十九大新闻宣传“四大板块”环环相扣。精心组织“三新”主题宣传,市各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栏目统一开设专栏,及时转载转播中央主要媒体重要稿件,充分反映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的举措、成就和经验。精心组织“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宣传,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以及我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的生动实践和成就亮点。突出抓好“八个深入宣传”,精心组织“7.26”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扎实开展舆论环境专项整治。

  “中国梦的淮安故事”主题外宣效应叠加。聚焦“中国梦的淮安故事”主题,构筑“3+2+N”融媒体大传播矩阵体系,充分运用全媒体平台运行模式,在发挥中央省级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栏目、特色节目优势的同时,携手香港及境外华文媒体,借助“两微一端”,集报、台、网、微、端于一体,全媒体多模态宣传推介淮安特色亮点。《幸福需要文化来诠释——访江苏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淮安:一枚印章管审批》等重头稿件在主流媒体不断推出。中央、省主流媒体重点稿件发稿数量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全省靠前的良好态势。升级制作淮安市电子外宣移动名片,在全市重大活动、经贸招商等活动中使用。

  围绕中心主题宣传战役凝聚发展共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开展科学发展目标考核、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精神文明创建等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成果,张纯如纪念馆开馆仪式和公祭活动、长三角协调会第17次市长联席会、台商论坛、台湾经贸文化活动推进周、江苏发展大会等活动宣传在全国乃至海外媒体形成宣传声势。

  “扬正抑负”舆论引导壮大主流声音。强化正面宣传,运用多种形式,生动开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富美高”新淮安等重大主题网上宣传报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10多个,不断壮大网上主流声音,新华社智库予以专题推介。强化舆论引导,举办全市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技能大赛、网络舆论引导培训,组织“舆情应对·高手支招——媒体与基层面对面”活动,不断提升引导水平。主动设置充满正能量、好声音的网络热帖、热点话题、关注焦点,凝聚网上共识。强化舆情分析研判和处置,利用好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平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开展网上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属地网站落实主体责任专项检查、“净网”、“清源”、“网上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

  4

  践行周恩来精神 全力引领文明风尚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有序推进。深入推进4大方面、10项任务和30个项目,召开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举办《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首发式与《穿越世纪的缅怀》大型诗歌朗诵会,开设“周恩来纪念网”。突出周恩来家乡元素,在全市广泛设置弘扬周恩来精神的公益广告。启动全媒体宣传行动,加大纪念活动氛围营造与宣传报道力度,开展“伟人故里淮安行”活动,组织国内外百家媒体走进淮安,全面展示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建设美好淮安的实践成果。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再上台阶。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党员干部进社区进乡镇活动、“走村入户、户户到”活动和“双月考评”工作。城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增全国文明单位5家、全国文明村镇6家、“江苏最美乡村”2家。我市“践行周恩来精神模范团队”创建活动获得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在全省“喜迎十九大 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中收获“双第一”。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及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社会志愿活动,全市2个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荣获省“志交会”金奖、银奖,8个项目、1个组织和8名志愿者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持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优秀童谣和校园歌曲征集、推广和传唱活动,加快建设洪泽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基地,我市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市8人获省“百名美德少年”称号,1人获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

  典型选树再创佳绩。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办好“雷锋在身边”、“与文明同行”等宣传专栏,全面实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关爱行动,加大“中国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推荐参评力度,全年共推选出淮安好人50名、江苏好人23名、中国好人7名,2人当选省道德模范,李银江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潘恒球当选江苏“最美法治人物”。

  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围绕迎庆党的十九大、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在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下,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等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公祭革命烈士、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活动、国家公祭日当天举办纪念张纯如活动等。

  5

  增强百姓获得感 文化小康普惠于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完成,文化“新三馆”、电视塔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相继投入使用。334个标准化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使用,12个24小时图书自助驿站投入使用,9个县级以上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等级馆标准。推动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不断。开展“喜迎十九大 共赴新征程”、周恩来读书节、周信芳戏剧节、“快乐淮安·激情广场”等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喜庆、祥和、文明、平安的节日氛围。举办新春团拜会,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四送”等惠民活动,建立110人的首支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在第三届江苏省紫金合唱节中获组织奖,淮阴师院银沙合唱团、“淮安之声”老年合唱团获中青年组、中老年组铜奖第一名,获奖数苏北第一。

  文艺精品创作亮点纷呈。开展精品创作规划,围绕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主题,初步整理现实题材、地域题材、历史题材规划作品47部。评选出全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41部。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荣获省文华奖,受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高度赞誉,并被选定为全省基层院团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剧目。话剧《纤夫》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我市作家韩开春散文《水精灵》获省第六届紫金儿童文学奖。

  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强文化企业督查考核,制定《2017年度县区文化产业考核指标计分办法》,突出规模文化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等重要指标建设。加大文化产业资金扶持,开展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和已资助项目“回头看”工作,推动9个文化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加强文化银行运营,向文化企业发放贷款5762万元。加强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新入选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5家,位居苏北第一。加快文化走出去,组织我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企业代表参加台湾文博会、深圳文交会、苏州文博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进院团改革。举办第三届“智创淮安”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淮安优秀文创设计作品展。根据省最新发布数据,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6%,连续四年位居苏北第一。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