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红线女:“南国红豆”香飘远

 

  红线女(1924-2013),原名邝健廉,出生于广州显赫的粤剧世家。耳濡目染,五六岁便能唱许多南粤名曲。13岁随舅母学习粤剧,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崭露头角,1947年涉足影坛,成为香港演艺界明星。红线女艺坛耕耘70余载,演出粤剧200种,《关汉卿》《搜书院》《沙家浜》《李香君》等经典剧目被拍摄成艺术片。

  红线女开创了独特的“红腔”,创立粤剧“红派”,声名远播海内外。1957年她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金质奖;1985年她被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表演艺术奖;2002年她荣膺文化部首届造型和表演艺术成就奖;2008年,84岁高龄的她荣获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红线女一生成就丰硕,这是她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厚报。早期,她向粤剧名家靓少凤学习行腔吐字的技巧,向马师曾、薛觉先等前辈学习舞台表演艺术,确立了其在粤剧界旦角的地位。之后,她拜梅兰芳为师,请程砚秋设计身段、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周小燕改进《思凡》的唱腔,将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的唱腔技巧,西洋音乐的发声方法融入粤剧,形成了音域宽广、音质清脆、音色圆润醇厚的独特“红腔”。她对人物性格把握准确,表演细腻,塑造了王昭君、朱帘秀、李香君等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让南粤“红腔”升华为独步梨园的“红派”艺术。田汉看了她主演的《搜书院》称赞:“争及摩登红线女,佳章一出动人寰。” 

  1955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红线女由香港回到内地。1956年3月,周总理自己买戏票,到位于前门外的大众剧场观看红线女演出《搜书院》。周总理充分肯定红线女对粤剧革新的贡献,称赞粤剧是“南国红豆”。

  文革时期,红线女遭到不公正对待,她时常想到周总理的关怀和教导,始终坚信:“周总理了解我,人民需要我,总有一天我定能重返舞台!”1971年秋天,周总理点名要红线女参加专场演出,重回心爱的舞台。  

  对于自己一生在吟唱的“红派”,始终在求新的红线女说:“我学生不多,我对年轻一代要求不是要学我……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继承,但也要改革创新,一定要有本剧种的特点,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

  戏画《关汉卿》,再现了朱帘秀(红线女饰)在狱中与关汉卿(马师曾饰)高歌《蝶双飞》的名段,后人评价——“田(汉)词红腔,一曲难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