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黄花塘镇调优种养结构实现绿色富民

 

  ■ 阮华骏 严慧慧

  本报讯 盱眙县黄花塘镇作为典型的农业大镇,在“点穴式”精准扶贫的大好形势下,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当下稻麦两季种植效益的缩水,各村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调优种养品种,搞好规模经营,逐步解决“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赋予土地更大增值潜力,帮助老百姓实现更大收益,推动集体经济完成更高层次跨越。

  绿色富民调优结构,首先要拿好规划、做好服务。充分利用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群议事会等向大家宣传灌输改变传统“一稻一麦”的种植模式,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高效种养模式。该镇瓦屋村德发中药材合作社创办于2016年,由村两委组织发起,村两委干部共投资10万元注册成立,合作社成立之初仅流转土地100亩,用于种植野马追中药材,当年实现每亩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初尝甜头,信心倍增。今年他们追加投资60万元,新增种植面积260亩,优化种植结构,采取薄壳山核桃(碧根果)和野马追套种的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值与经济收入。

  绿色富民调优结构,还要找对项目、选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结构优势,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吸引越来越多的能人大户、创业青年、返乡人员的目光。领办、合办、创办形式不一,生产、加工、销售分工协作,努力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小河农业创始人段德峰是土生土长的黄花塘五星村人,他带领北大校友团队创办小我镇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不用化肥和农药的“龙虾米”,每公斤要卖到30元左右,每亩平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该镇近11万亩耕地,适合虾稻共生的有7万亩,计划今明两年内将这7万亩耕地全部打造成为虾稻共生、虾藕共生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绿色富民调优结构,更要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有了人才,富了口袋,但不能忘记充实脑袋。借助“点穴式”扶贫的东风,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该镇领导带领村居书记外出取经,学习先进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考察丰富新颖的农业果蔬品种和前景广阔的有机食品市场,并与海辰集团、田博士等大型公司成功合作,实现产销一体化。他们还把核心区1000亩“自留地”“借”给周围5个村,给他们垫钱垫物,引进荞麦、果蔬大棚等新品种让他们试种植,没有钱的镇里给他们垫付,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把在外面考察学习到的东西变成实际的工作成果,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练手机会。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