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杨庙村:凝聚向心力 实干谋发展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诗 文 刘 杨

肖 洋

初夏的傍晚,明亮的路灯下,清江浦区盐河镇杨庙村新村部旁的公园里热闹非凡,吃过晚饭的村民们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有的伴着音乐起舞,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有的坐在椅子上聊天,孩子们四处跑闹,开心的笑声不时响起。

很难想象,曾经的杨庙村是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领导班子弱,村集体不仅没有任何经营性收入,还负债30万元,老旧的村部连村干部都不愿去,该村2016年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面对底子薄、基础弱、资源少的状况,杨庙村两委利用借鸡下蛋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上挂钩单位帮扶以及外力的支持,次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1.3万元并逐年增长,打了一场脱贫攻坚、实干富民的漂亮仗。

抓稳定 赢民心

由于历史原因,杨庙村因土地拆迁的好几十户村民不停地到省、市、区上访,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党总支书记张红明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解决上访问题,信访代办制是他们想出的实招。“村民们上访,只会找信访局,我们去收集他们的想法,直接找相关部门。”

张红明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信访户家逐户走访,了解上访原因与诉求,春节期间还主动到信访户家拜年。十多年来,几十起信访矛盾逐一化解,“上访村”成了历史。

“当时张书记承诺为大家争取帮扶款,四处奔走半个多月后,我们在家里收到了村干部送来的帮扶款。我打心底里信服了这位新书记,遇到问题再也不想上访,直接找书记就行。”83岁的村民梁殿美说。“我视力一级残,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人照顾,张书记经常来我家帮忙,还帮助把我家门口的泥土路修成水泥路,我非常感动。他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让我大事小事都找他。”

真心换来民心。在去年开展的黄码港征地工作中,杨庙村涉及的39户村民不仅没有一户钉子户,还积极支持,率先签约。(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