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牢记初衷 砥砺前行 把淮安慈善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陈洪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市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作为新时期的淮安慈善人,我们一定要秉承“慈心为本 善举为民”的初衷,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一鼓作气,以更快的节奏、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扛起肩负的重任,不断刷新淮安慈善形象,不断提高全市慈善工作水平。

一、努力践行法律法规,提升慈善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慈善法》是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的颁布实行,使我国的慈善事业从此走上了有法可依的康庄大道。此后,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定陆续出台,江苏省也于2017年出台了《江苏省慈善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是我们开展慈善活动的依据和准则。我们要学习领会,熟悉条款内容,用以规范我们的行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规定,按规矩办事。依法行善、依法促善、依法治善,应该成为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觉。只有这样,慈善工作才能行稳致远,慈善事业才能永葆青春。

二、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工作的大众化水平。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如果受到了污染,人的本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相对于募捐、救助来说,慈善组织、慈善工作者第一位的任务应该是宣传慈善文化,播撒慈善种子,用“慈”和“善”来教化人、引导人、感染人、塑造人,让人们心底原有的善心纯洁如初,并且付诸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哺育意识,意识决定行动。我们要着力发挥慈善文化对社会公众的认知导向作用,积极培育人人参与慈善、宣扬慈善、献身慈善的氛围和环境,逐步实现由“精英慈善”向“平民慈善”转变,由“富人慈善”向“凡人慈善”转变,由“小众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

三、助力内外开放合作,提升慈善工作的社会化水平。

长期以来,慈善组织作为民间社团处在独立、封闭的状态,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多元的社会,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近几年来,市慈善总会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慈善组织不再是简单的公益项目执行机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募集善款、扶贫济困的社会组织,而应该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和影响,搭建一个四通八达的公益平台,让越来越多的部门认可和信任,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与我们合作,实现慈善工作的社会化,提高公益服务效率,放大慈善效应。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慈善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毋庸讳言,传统慈善大多是一种业余行为,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从事慈善的人员大多是退休老同志,半路出家,业务不精。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大量涌现,相互之间为获取慈善资源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慈善组织必须改革创新,必须提高专业性,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做优。慈善专业化的水平依赖于专业化的人才。对现有人员要加强培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还要充实新鲜血液,有计划地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专业化水平,培养职业化人才。

五、全力聚焦脱贫攻坚,提升慈善工作的精准化水平。

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全力聚焦,竭尽所能,把“慈善淮安·精准济困”项目做得更好,把品牌打得更响。扶贫济困是我们慈善工作不言而喻的本分,脱贫攻坚是我们慈善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那些四壁徒空的家庭,看到那些失学辍学的儿童,眼见那些衣不御寒的孩子,遇到那些有病不治的农民,我们应该感到愧疚难当、寝食难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全身心投入,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助力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

上善之水,源远流长;积善之人,尽在路上。我们一定要胸怀慈心善意,心系困难群众,牢记初衷,不忘使命,继续努力,砥砺前行,把淮安的慈善工作做得更好,把淮安的慈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