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脱贫攻坚有力量 壮村富民有良方 乡风文明有养料 淮阴区乡村振兴一线党旗红

■融媒体记者 何晓红 张 祥

季明稳

通 讯 员 曹晓香 包哲先 颜 嫣

3月15日,一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周五党课”在淮阴区近500名党员干部中引发共鸣。“指方向、明路径,让我们充满干劲。”22日,记者在刘老庄镇郑河村见到刚刚上岗的“振兴专干”魏丽芳,说起那堂党课,魏丽芳仍然记忆深刻。

从“周五党课”到“振兴论坛”,从招聘“振兴专干”到培育“振兴头雁”,从创新“五星联评”项目到实施“十个一”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淮阴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乡村振兴一线,党建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担当实干的党员干部队伍,而党建恰是激活这股力量的“钥匙”。

党员干部冲在前

决胜脱贫攻坚有力量

淮阴区是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在脱贫攻坚战中,党旗始终插在阵地最前沿。”淮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党建办主任李伟伟说。

三树镇三坝村位于淮阴区边缘,紧邻宿迁市泗阳县。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三坝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三坝村摘掉了“经济薄弱村”帽子,仅剩38户低收入户。“党建抓和不抓就是不一样。”在该村党总支书记范开高看来,是党建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让党员肩上更有了责任、心中更有了使命。

走进三坝村沿街的渔网加工培训基地,记者看到,10多位村民在加工渔网。71岁的低收入户朱秀英也在认真学着这个能够致富的手艺。“一天能挣30多块钱,平时开销有了保障。”老人高兴地说。渔网加工是三坝村的传统手艺,一度因缺乏市场而荒废。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范开高等党员积极外出寻找市场,学习先进加工工艺,通过开办培训基地、组织渔网加工技能大赛等方式,让这一传统手艺再度复活。

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淮阴区一直在加力。去年,该区创新实施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十个一”工程,投入500余万元对38个政治功能不全、设施配置落后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建和改造,“十个一”工程获评全市唯一“A+”项目,并荣获全市创新创优项目二等奖。

如今,淮阴区脱贫攻坚的队伍在壮大、力量在加强。在渔沟镇,九龙鞋业董事长左素春主动入党,并在企业成立了党支部。去年,镇上发展扶贫光伏项目没有场地,九龙鞋业无偿将厂房房顶贡献出来。镇上的低收入农户没有收入来源,九龙鞋业主动把他们招进工厂。“这里环境很好,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渔沟镇程圩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王海芹在这里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