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配强“金刚钻” 筑牢“前沿哨” 用好“成绩单” 淮阴选聘督导观察员探索干部考察新机制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通 讯 员 程少华

本报讯 对干部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如何避免考察不深入不经常、识人不准不透等现象?去年以来,淮阴区从“谁”来考、“考”什么、考察结果如何应用等问题入手,精准施策,创新组建起一支督导观察员专职队伍,采取“察人”与“督事”、“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形成经常性、近距离开展干部日常考察工作的新机制,为精准识人、科学选人提供有力保障。

聘观察员,配强“金刚钻”。针对干部日常考察工作面广线长与组织部门干部考察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淮阴区充分挖掘全区干部资源,采取干部个人报名、单位初审推荐、组织部门审核确定的方式,从已退出领导岗位的科级干部中,精挑细选出48名政治素质好、熟悉组织人事或督查考核业务、公道正派的干部,组成16个区委督导观察组,深入全区各镇、街道和部门,实现日常考察、工作督查全覆盖。督导观察组人员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组织部门每年对其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是否续聘挂钩。

种“责任田”,筑牢“前沿哨”。观察员受聘分组后,每个督导观察组分别联系1个镇(街道)、4-5个区直部门和单位,按照“不提前打招呼、不固定日程安排、不干预日常事务”原则,每天随机深入各自联系的单位,采取列席会议、个别谈话、实地察看、走访调研等方式,近距离、多角度考察了解区管领导班子运行质态、领导干部日常表现和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情况,通过“日记录、周反馈、月汇报”制度,为组织部门提供第一手可靠信息。

照“显微镜”,用好成绩单”。组织部门对督导观察组提供的考察信息进行检验印证、去伪存真,形成正面业绩清单和负面问题清单,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把负面问题较多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研判重点,对班子整体从政治引领、决策执行、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方面进行研判,对干部个体则从政治忠诚度、担当奉献度、人岗匹配度、从政廉洁度、群众公认度进行研判,分别给予定性评价,并将研判结果及时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截至目前,该区先后对3个问题突出、工作落后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约谈提醒,督促其整改问题;对17名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干部进行了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有5名负面问题突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被列入干部“下”的范围,已进行了交流转岗或改任非领导职务。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