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老法官的“年轻态”

 

  ■ 韩叙

  

  

  5月4日,青年节,记者见到了清江浦法院执行局年过五旬的老法官何友成。虽然头发有些花白,但他声音洪亮、步伐稳健,举手投足充满年青人的朝气。司法一线30年,执著如初“年轻态”,带给他2017年淮安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从军人到法官

  见到何友成时,他从淮阴区办理一个执行案件刚回来,裤腿上还沾着尘土。虽说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但看得出来他办起案子来依然很“拼”。

  “我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定居。孙女出生后,我爱人就去帮忙照顾了。现在我一个人在淮安,身体很好,可不能辜负这个干工作的好时机啊!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说起工作和家庭,他很坦诚。

  何友成1978年入伍,在部队期间考入军校。“我们学校旁边就是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每天早上跑操的时候,看见法官们从操场旁经过,法官们威严、公正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十分憧憬法官这个职业。”

  1987年底,何友成从军校毕业,转业到当时的清河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工作。“分配到法院时别提多兴奋了,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

  从“门外汉”到办案能手

  初到刑二庭,面对专业性极强的审判业务,何友成有点傻眼。“那时候,我们进法院的同志并不像现在大多是科班出身,很多都是到了这个岗位之后才不断学习、逐渐成长的。”

  法院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何友成到了审判一线后,通过当年一些老法官“传帮带”和自己的勤奋学习,很快掌握了法官应该具备的业务知识并成为业务能手。

  知识够了,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踏实负责的态度。何友成每天上班前一定做好准备工作,把手头经办的案件详细梳理一遍;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把案子在脑子里过一遍才能睡得着。后来因岗位调整,他曾到立案庭工作过。“以前交通哪有现在便利,法院的送达工作存在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但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凭着一股不怕苦的韧劲和闯劲,他成了院里公认的诉讼服务专家。

  从审判岗位转战执行一线

  2006年,何友成转到法院刑庭工作。作为法官,做出的每一份判决都要对当事人双方负责,精神压力很大。有一段时间,他每天脑子里盘旋着各类刑事案件,只要一天没结案就成了一桩心事,白天开庭办案,晚上却无法休息好,以至积劳成疾。2011年,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法院将他安排至执行局岗位。

  跟审判相比,执行更像是“体力活”,老何也自嘲自己当了审判岗位上的“逃兵”。然而,不少案件执行多年没有进展、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法律尊严受到严峻挑战……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难题也不少。宝刀舞到哪里,都能闪耀最锋利的光芒。对执行工作,何友成很快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念。

  有一位被执行人家庭极其困难,何友成主动和原告协商、帮被执行人协调解决困难,终于感动了双方,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圆满解决;还有“老赖”朱某被何友人在某小区截住后,看着法官为自己的案子苦口婆心加班加点,双方也同意“各退一步”,终于案结事了。“有一些被执行人家庭条件确实困难,让我们不忍心去执行,但我们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依法办事。”每次执行过后,他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被执行人解决困难。近三年,何友成执结各类案件600余件,办案数位居全局首列。

  

  采访后记:听完何友成的故事,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老法官”这个崇高的称呼更贴切的词。从1987年到2017年,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在快速迈进,这过程中老法官们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但对于刚刚步入轨道的中国法官职业化进程来说,现在正面临一个崭新的起点,更多的法官故事正在精彩上演。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