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肖 洋 陶 旭
本报讯 “十三五”初,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被确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70户、512人。近年来,宋集村干群向土地要产出、要效益,迈向了富裕的“绿洲”。截止到2018年底,该村实现除低保户、五保户外的147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486名贫困人口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在该村金玉农业产业园,记者看到,300亩薄壳山核桃苗木已全部栽植,100亩的经济林果采摘区与中药材套作已实施。“考虑薄壳山核桃生长周期较长的实际,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论证后,我们决定发展林下循环经济,以短养长。”宋集村党总支书记谷洲说,去年春天选择了品种佳、销路好、生长周期短的包菜,与镇脱水蔬菜厂签订长期回购合同,保底价每斤0.2元,亩产4000公斤,仅3个月时间就为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去年下半年又与开发区酱菜厂签订销售订单,种植大头菜和萝卜300亩,保底价每斤0.4元,亩产达3500公斤,为集体增收15万元。同时身兼淮安区金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的谷洲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金玉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力推进项目强村、产业富民。该合作社流转土地821亩,实施薄壳山核桃经济林苗种植与稻麦两季种植项目,合作社现有自愿以土地入股社员173户,入股土地821亩,土地折股821股,由集体领办,利用财政扶持资金200万元,量化为集体股份。“社员收益土地入股保底每亩900元,同时,年底根据合作社整体收益按照股份进行二次分红。入社农户既能领取保底分红,又能在合作社务工获取工资,还能参与合作社二次分红,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谷洲说。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