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开启闭环跑 服务送到家 涟水:“红色代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融媒体记者 张娇娇 刘 华

杨丹丹

通 讯 员 孙国柱 黄海浩

朱 午

“没有倪书记,我根本不知道每月还有50元的尊老金可以领,他一手代办,我在家里‘坐享其成’!”日前,涟水县高沟镇三丰村80岁的低保户王济会享受到了“红色代办”服务后,激动地说。

2016年,成为全国唯一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2018年底,建成县镇村政务服务一体化体系……在政务服务改革的道路上,涟水县快马加鞭,奋勇前行。今年以来,在全市首创“红色代办”闭环服务新模式,让党员干部当起了“红小二”,代办44项涉民生审批事项,真正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党员干部全面开跑

4月17日一大早,高沟镇马圩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海军,就为村民张强家刚上初中的孩子开具贫困证明申请助学金的事情忙碌起来:他将证明在线传给镇上具体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加盖电子章传回打印……这已经是李海军代办的第5个贫困证明了。显然,他已经对整个办事流程非常熟悉。

李海军是马圩村的“红色代办员”。今年,涟水县在高沟镇、红窑镇的所有村试点“红色代办”服务——群众要办事,党员干部来跑腿。各村居明确不少于一名的“红色代办员”,重点服务孤寡、智障、残疾、重疾、烈属、年迈等行动不便人员。同时,在外打工、创业等来回不便的人员以及受文化程度限制、使用信息化政务服务有困难的人员也在代办对象之列。县行政审批局梳理出涉及民政、医疗、卫生健康、伤残、农业、市场监管等领域,基层群众办理频次较高的35项行政审批事项,作为主要代办事项。

在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涟水县发现,广大村民在享受便民服务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痛点,比如一些偏远村居,离县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分中心差不多都要一小时的车程,即便是“最多跑一次”,距离也太远了。而且,村民对政策的理解度也低,在事项办理过程中所带证件往往不全,填表或表述不准,容易造成往返多跑。再加上一些上了年纪或者残疾村民对政策知晓度不够,导致应该享受的政策无法及时享受,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本着向‘痛点’开刀的决心,我们推出了‘红色代办’服务,让涟水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基层群众,享受到来自党员干部的优质服务!”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

为了让“红色代办”服务更好地落地落实,在镇(街道)一级政务服务分中心、村一级的便民服务中心,“红色代办员”信息以及代办相关事项全部上墙公示,有需求的群众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方式就能直接联系到“红色代办员”。同时,县行政审批局还对“红色代办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其熟知代办事项的办理流程与所需材料。(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