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国 张华 滕保荣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银涂镇于沟、复连、新胜以及何营、天堂等村采访时发现,来自该镇的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村居主要负责人正在协助以上的几个村的搬迁农户进行交拆工作,预计从现在起在一个月内,该镇又有500多户自愿搬迁的农户将居住到集镇或者县城等地方,此举有力地改变了当地农民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银涂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工作,加大整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拓展城乡发展空间,该镇紧抓全市首批“扩权强镇”试点、国家重点镇建设机遇,围绕“打造县域副中心、创建省级高新区”目标,以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为载体,将加快宅基地有偿退出及土地流转与重点中心镇建设、开发新区建设相结合,千方百计引导农民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转观念、挪穷窝、拔穷根,不断探索出一条农民集中居住、土地有偿退出、产业优势集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取得可喜的成绩。
银涂镇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镇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到一手重点抓招商引资不动摇,另一手,突出加大对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2018年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力量率先在永祥村、新胜村实施了整村整组推进,其中永祥村搬迁复垦土地上已开工新建“树香门第,十里果林”新型农业项目,广大搬迁户住上崭新的楼房,同时为推动全县全域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镇新胜村农科队1组40多户所有房屋搬迁完毕并复垦,复垦土地50亩已经流转种植。
去年底,在前期入户评估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又在唐港村、高沈村、团结村实施整村整组推进搬迁工作,至目前,完成签约434户,交拆254户,搬迁户都得到妥善安置,正在积极准备土地复垦。截止2018年底,全年银涂镇共搬迁600多户,广大搬迁户基本上落实新的居住地方,彻底改变农民居住环境。
银涂镇在推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中,始终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居必须要做到:让退出农户有房住。按镇域分布,银涂镇规划了银集、涂沟、唐港、淮建四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先后投入许多资金帮助搬迁户建好居住的房屋,让广大搬迁户愉快的住上漂亮整洁的房屋。
让安置农户住得好。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省级重点中心镇“十个一”基础项目建设要求,银涂镇先后投资建成人民公园、银涂实验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农贸市场、金湖汽车客运东站、红湖商业综合体、医养一体化中心、银涂二级消防站等,让进镇集中居住农民充分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让退出农民不失业。首先是协调土地流转大户在用工方面向退出农户倾斜。
其次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成为城市建设、旅游服务的新型农民。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促使搬迁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同时加大支持广大搬迁户从事二三产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
多年来,银涂镇一直对广大搬迁户采取按自愿、有偿、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政策,充分尊重民意。将上级有关文件认真宣传好,该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抽调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村居三大员、项目村两委干部等成立工作组。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由农户自愿提出申请,尊重群众搬迁意愿和安置意向,遵循“因户制宜,就近安置”的原则,不搞硬性规定,搬迁居民可在镇属四个集镇范围内任何一个居民小区可选房落户,也可选择县城的安置房,还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和购买县城商品房。先后有近700户农民按照自愿搬迁的原则住上集镇或者县城的房屋,银涂镇对自愿搬迁户实行“一站式”帮办服务,一直做到跟踪服务,就是既要让广大搬迁户愉快的居住下来,同时又要让广大搬迁户尽快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