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超6成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 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融媒体记者 姜晴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中国6-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那么,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怎样才能让孩子早睡呢?

学业繁重压力大 辅导班结束太晚

大数据调查显示,6-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62.9%;13-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81.2%;6-12周岁的这一比例仅为32.2%。调查还显示,56%的青少年儿童是起床困难户,起床后一身轻松、精力充沛的仅占18%。

13-17周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初、高中学习阶段,繁重的学业是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大因素。市民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市区一所中学读初三,面临中考,压力很大,学习非常紧张,“每天学到11点半结束,洗漱后上床就十二点了,第二天早上大概五点起床,中午也没时间休息。算起来,一天的睡眠时间仅仅5小时”。对此,蒋女士既焦虑又无奈,只能寄希望于中考结束后,孩子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对暂时还未正式为中考、高考冲刺的中学生来说,虽然压力没那么大,但睡眠不足问题同样存在。读高一的小戴同学告诉记者,晚自习放学到家接近十点,除了洗漱、吃点夜宵,还得学1个小时左右,一般在11点半左右睡觉,第二天,五点半起床,睡眠时间大概在6小时左右。

6-12周岁的小学生学业压力较小,睡眠不足8小时的比例也相对较低。记者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一般在十点前睡觉,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睡眠时间普遍在8个半小时以上。不过,也有一些家长表示,由于孩子个别辅导班结束较晚,睡觉会拖到十点半左右,睡眠时间会稍少于8小时。家住生态文旅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读五年级,每周有两天晚上要到市区一家辅导机构上课。“辅导班八点多下课,到家九点钟,检查一下作业,再收拾、洗漱,就十点多了。”王先生说,孩子睡眠时间经常达不到8小时。

受家人习惯影响 睡前玩电子产品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征”,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影响到孩子。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孩子晚睡是受家人睡眠习惯的影响。

80后夫妻方智和小姚就是典型的“晚睡综合征患者”。丈夫方智是因为晚上经常加班,习惯了晚睡;妻子小姚则在忙完一天的工作、照顾一家人吃完晚饭、辅导完9岁儿子的功课之后,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空闲时间,这时候,儿子要求自己玩一会儿,她就会坐下来刷个手机追个剧。“时间总是一不小心就过了十点,等孩子睡着,早就过十一点了。”小姚说,她也知道孩子睡觉太晚不好,多次想改变一家人的睡眠习惯,但就是改不了。

不仅家人的睡眠习惯影响到孩子,大人刷手机、玩电脑的习惯也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白皮书》数据显示,睡前接触电视、手机、电脑3C产品是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二大因素。睡眠状况差的青少年儿童中,41.9%的孩子睡前会接触3C产品,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7.4%。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晚上完成作业后会玩一会手机、iPad,或者看一会儿电视。对于孩子晚上接触3C产品,家长一般会控制时间,但不少玩手机、iPad的孩子都有睡前较兴奋、入睡时间长等现象。“我家孩子从小睡眠就不好,我一直没把它和玩游戏联系起来,现在想想还真是的,大人玩手机也会越玩越不想睡啊!”市民刘女士说,她儿子今年7岁,因为爸爸爱玩游戏,孩子也成了游戏高手,每天睡前都得玩上20分钟,“看来得调整一下,把玩游戏时间往前提,睡前只准看会儿书”。

睡眠不足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培养

睡眠不足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哪些影响?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玉美表示,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身高增长,增加儿童罹患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抑郁症的风险,还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出现头昏、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甚至影响精神和情绪。

“睡眠促进儿童生长的关键在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白天分泌量很少,其分泌高峰一般在夜间22:00~24:00和早晨06:00~07:00。”王玉美表示,儿童最好在21:00~21:30之前入睡,这样才不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对于如何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王玉美表示,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排除电视、电脑、手机或其他嘈杂声音干扰。睡前避免让孩子看刺激恐怖的电视节目、做过多剧烈运动或吃太多东西,更不要在睡前训斥孩子。其次,要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规律睡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游戏、饮食和睡眠时间,并形成习惯,不要随意改变。对于睡觉偏晚的孩子,白天可让他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对于课业压力过大的孩子,注意适当“减负”,保证充足睡眠。第三,让孩子每晚睡前活动规律化,如饮奶、刷牙、洗脸、排尿、关灯等,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有助于营造睡前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