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萧红的后花园

□ 刘玉荣

红的散文集《后花园》属“大师童书”系列,所选文章基本是以儿童视角看那个特殊的时代,或者是关怀儿童的命运,读来令人心酸。

熟悉萧红生平的读者都知道,萧红的生活是充满矛盾与抗争的,小时生活的不幸烙印在她的心灵,惟有祖父对她的关爱历久弥新,因此童年的后花园成为她终生的精神家园。

萧红总是不厌其烦地描绘后花园的一草一木一瓜一叶一虫一鸟,观察细腻,用笔传神,尤其是《后花园》中,花叶皆传神,且看黄瓜“嫩弱的须蔓的梢头,好像淡绿色的玻璃抽成的,不敢去触,一触非断不可的样子。同时一边结着果子,一边攀着窗棂往高处伸张,好像它们彼此学着样,一个跟一个都爬上窗子来了。到六月,窗子就被封满了,而且就在窗棂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胖黄瓜,还有最小的小黄瓜纽儿,头顶上还正在顶着一朵黄花还没有落呢。”描写是如此的生动活泼,大段大段的描写读来从不令人感到疲惫厌倦,倒是趣味无穷,也可以想见,作者幼年时期在后花园浸润了多少快乐的时光!

类似的景物描写在文集中比比皆是,细腻传神又洗练的散文化笔法,写作者不紧不慢,读者也是不疾不徐,竟形成一种奇妙的默契。

儿童视角看到的景致多么美好,映衬其中的小人物命运又是多么悲凉。

后花园有多么生机热烈,磨倌冯二成子就有多么孤独寂寞,“终天没有朋友来访他,他也不去访别人,他记忆中的那些生活也模糊下去了”,三十多岁的他像是个“青年的老头”,卑微顽强得如同野草,自生自灭。

《手》中农村女孩王亚明作为家里惟一走到城里读书的人,同时还肩负着教育两个妹妹读书的庄严使命,她简直是用生命在读书。然而,她只因家里开染铺,她的洗不掉染料的手便是一个耻辱的标志,除了“我”,从校长,到同学、门卫,都毫不留情地给予她精神的虐待,尽管王亚明刻苦、坚忍、朴实、大度,她身上一切美好的品质在这个本该纯净的校园,都被无情地忽略。教育起点太低,资源太过贫瘠,王亚明拼尽全力也没法弥补这种阶级鸿沟的差距,她甚至还没有参加考试便被判定为“不及格”,她终是日渐“枯萎”下去,直到黯然离校,回归原先的生活。

而《小城三月》中翠姨如春花般的生命就那样不可挽回地枯萎,她爱恋的秘密也被带进棺材里。她本可以争取自己的人生道路,她的抗争也并非无胜的可能。但对于这样的一个被礼教浸润长大的、从来不愿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女孩,她的身上“期望感”与“无力感”的矛盾是并存的,对她来说,抗争强大的礼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而初窥人情美好后再过回“妹妹式的常被丈夫暴打的日子”也是不甘心的,杀死自己便是惟一的解脱。

散文集《后花园》,儿童视角,懵懂而纯真,不作评判,而生活的苦难,深藏其中,叫人深思。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