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推进建设用地“双减量” 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蟹都论坛

  ■ 刘秋波

  

  

  省国土资源厅在洪泽试点建设用地“双减量”,并提出“双减量、双八十、增二十”(近期减增量、远期减总量,按照两个80%控制建新规模,净增20%的耕地)的具体、长远目标,是落实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凸显了省国土资源厅对劳动力、土地两大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实现高效配置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要从改革中谋求发展,要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依靠制度红利。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是政策制定——试点成熟——制度改革“三位一体”的第一步,当前,应依托“双减量”试点项目,切实落实政策红利,充分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在经济学里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土地、资本。仅从地方上看,目前劳动力和土地这两大要素市场存在流动不畅、制度障碍等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在劳动力方面。随着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要持续发展重点城区的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大量农村人口持续进城将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洪泽区因前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农项目的不断投入,土地承包权流转成为普遍现象,大户经营、公司化管理逐步成为农业发展新常态,随之产生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事实转移和职业化农民两大现象。若要减少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中人力资源的消耗、流失情况,高效、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就必须打破相关城乡制度障碍,以同等参与社保、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城市文明等政策红利,满足农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诉求。洪泽区建设用地“双减量”实施以来,对进城区集中安置的农户以低于市场均价120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安置房、对进城安置农户进行专项技能培训等吸引人力资源集聚,取得一定效果。但,红利延伸还不够,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进城农民与市民同等参与社会保障,消除农民身份转变的后顾之忧。

  在土地资源方面。城区具有天然的行政区划、工业规模、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优势,洪泽区建设用地“双减量”就是将农村低效用地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建设提供土地支撑,提升城区快速集中、产业化发展的“虹吸效应”、规模效应。对建设用地“双减量”形成的指标资源,在明确土地指标配置的严肃性、纪律性的同时,更应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着手,打破分配平均主义,以土地单位面积GDP产出来衡量土地利用效率。根据洪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应以特色小镇、产业园、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资源配置措施,落实土地政策红利。一是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将有限的土地指标使用规模纳入特色小镇规划;二是支持产业化发展,依托土地资源增加产业集聚规模;三是抑制乡镇新增新建设用地,在确保上述政策吸引力的情况下,尽量争取项目区农户进城安置,控制乡镇安置区建设规模。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