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正友
走进保滩镇十堡村,可见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工业厂房,一片片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海,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别墅群,处处彰显出现代美丽乡村风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2016年度村党总支被涟水县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是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和卫生村。每当谈到这些变化,村民们总会由衷地感慨说,多亏村党总支书记高尚来这个“领头雁”。
为改变过去村民主要靠种粮为主的落后状况,2013年高尚来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向全村郑重承诺:“我们要通过几年努力,把十堡打造成全市‘宜业、宜居、宜游’示范区,使村里人的生活更有温度和质感。”
构筑“宜业”新平台,他一上任,突出以发展工业引领村集体经济快速崛起,依托紧靠淮安中心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以成本洼地、服务高地、投资福地筑巢引凤。2013年8月,福建老板庄建清组团来淮考察,经过现场走访、实地考察后联合7个股东,投资2.3亿元在十堡村征用200亩土地,以经营石材为主,全力打造苏北最大的石材基地——福兴建材城。2014年初,快到年关的时候,100多名农民工围堵在建材城工地上与承建方老板对峙,高尚来得知老板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后,迅即带领村两委班子赶赴现场,在做好农民工思想工作的同时,还组织村组干部融资60多万元解决老板的燃眉之急。就这样,高尚来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几年来,协调处理企业与地方群众的矛盾80余起。目前,该村已有28家企业入驻,形成建材、电子机械加工等产业集群,全村2000余名劳动力中,有60%在家门口的企业就业。“过去我们父子俩在外面从事田间作业搞收割又脏又累,近两年在家门口建材城里搞运输,每人年收入均在8万元以上,多亏村里引进这么好的企业。”涟淮四组村民高尚兵向笔者介绍说。
打造“宜居”新环境,随着多项重点工程在十堡村落地,如何让搬迁的600多农户进驻村集中居住小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高尚来注重在创建和谐社区、共筑美好家园上出实招。村里投资了1000多万元对小区内水、电、路等硬件设施进行配套,解决居民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为消除小区内“脏、乱、差”,村里除了投放30余只垃圾箱,新建18个垃圾池和公共厕所,还成立保洁队伍,对小区内环境保洁实行“全兜”,同时全天候对村组主要道路、农户家前屋后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还增加对民生实事投入,投资30万元改造全村群众饮用水,对十堡小学的大门和道路进行硬化和美化,铺设中心村水泥路2120米和姜庄组水泥路1900米。“过去我家住在庄头上,出行太不方便了,现住在村小区里,居住环境完全可以和城里媲美。”涟淮四组村民周建刚在自家花园式别墅门前高兴地说,村里投资50多万元在小区新建村部办公楼和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新装了30个监控探头,推行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村干部轮流值班,为居民开展零距离服务,加大巡防力度,共筑平安家园。
探索“宜游”新路径,去年,高尚来抓住县农博园在村内建设的契机,带领村两委班子起早摸黑做好项目区内的拆迁户思想工作,帮群众算经济账目。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工作,拆迁徐圩、圩北、高圩三个组300处房屋,帮助群众解决临时性住所,流转土地1100多亩,新建十堡百花园,今年国庆节期间,涟水将在该村举办首届百花节,预计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过去我家9分地一到农忙时就犯难,有时还望天收,现在被农博园征用了,不花农本年租金净收入900元,我还在这旅游景区当保安,每月收入2000多元,真划算。”圩北组村民高尚鲁向笔者介绍道,村里依托优美的自然风貌、淮河古韵、自然氧吧,发展农产品观光旅游,用丰富的土特产、怀旧的农耕体验、美味的农家菜、天然有机食品采摘,打造集现代休闲农业采摘、观光、体验、生态旅游及养生养老保健为一体的省高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以农博园为辐射源,带动培育一批农业观光园、精品展示园、休闲采摘园,打造风景迷人的淮涟生态景观走廊是我们的主攻方向。”高尚来对十堡村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